教学思路:以孝为根、以文化人、博习礼乐、养正心性、化中西文明
以经典为核心,完整的传统文化,英语、科学、兼容并重的教学体系。
经典选取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核心经典课程,兼顾了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教育,包括琴棋书画武,孝亲雅乐的欣赏,自然百科,数字游戏等,这样文教、武教、艺术教育,融合人格养成的教育,引导培养孩子。
课程内容包括:经典诵读,英语(含外教课),琴、棋、书、画、武术、孝亲雅乐、创意美术、手工、字课、数字游戏、德育、自然百科、社会实践、习劳、亲近自然、游学等等。
经典教材参考: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声律启蒙》、《笠翁对韵》、《增广贤文》、《龙文鞭影》《孝经》《弟子规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道德经》等。
故事参考:礼仪故事、历史故事、德育故事、民俗故事、成语故事等。
教学思路:以孝为根、以文化人、博习礼乐、
养正心性、化中西文明
1、 以孝为根
《孝经》云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”,孝乃天经地义,人伦之本,八德之首,所以“古之教者,教以人伦”从小开启孩子仁德孝心,尊重父母,尊重生命,托起爱与感恩,化解人性的自私,长养仁爱利他之心,以孝养德,以孝立志,孝心一开,百善皆开,百福皆来,所以曾国藩言:“读尽天下书,无非一‘孝’字”
2、 以文化人:
经典:源头活水,养其天地浩然正气,是立德树人的根本
文化不是学历,不是知识,“文化”到底是什么?有人说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,无需提醒的自觉,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为别人着想的善良,所有这些,正是经典教给我们的做人,修身,养性的准则。
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慧的培养,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,从小接触最有价值有能量,蕴藏宇宙真理和最深刻生命智慧的文化精髓,孩子潜移默化,自己的言行举止透过经典、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,使心向善向上,完美人格,通达人生。
民间常说,《弟子规》明人伦;《三字经》知千古历史;《千字文》古文百科;读《大学》通达人生,善做事;读《中庸》会做官,懂得内圣外王的和谐之道;读《论语》会经商,素有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;读《老子》有智谋。
3、 博习礼乐 “礼者,天地之序,乐者天地之和也”
1) 礼:国无礼不兴,人无礼不立,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。
依《弟子规》《常礼举要》等,为礼以教人,使人以有礼,尊上礼下,懂得尊敬和谦让,处事待人,以及居家常礼和社会礼仪等行为道德规范,以礼自恃,向善、自律
2) 乐:“移风易俗莫善于乐”陶冶心性,使人快乐安宁和谐
a. 才艺:琴棋书画武,滋养心灵,涵养性情,陶冶情操
b. 雅乐:孝亲、道德歌舞,启迪善心,美化心灵,每日得雅乐润化,浸养在良好的学习视听环境,和欢欣愉悦的成长空间。(附:礼乐故事;教学分享)
4、 养正心性 《礼记》“时过儿后学,则勤苦而难成”三到六岁时人格塑造,习惯养成的最适合时期,孟子说:“人皆可为尧舜”人性是本善的,却是受长久习性的影响,所以,“幼儿养性,童蒙养正,少年养志…”正宜此时。
1) 德育
孝道、励志、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等中华文化,激励孩子修身、勉学、励志、劝勤等。
2) 习劳 古人云:习劳知感恩
曾国藩曾说:“一个家族的兴衰,看三个方面,
一是看这个家庭是否早起(早起就不会懈怠而是珍惜光阴)
二是看这个家庭的孩子是否会做家务(习劳知感恩,习劳增智慧)三是看这个家庭的孩子是否看圣贤书(孝悌为本,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)”。
习劳知感恩,习劳增智慧:从小做起,从简单的事情做起,从日常生活做起,从自我服务开始,进而教孩子做分外的事情,长养孩子付出奉献的精神,懂得担当和责任,提高自主能力,宽阔胸怀,培养大爱之心。(案例:一自我感受二孩子力行分享)
3)自然百科、创意美术、手工、静坐、静阅、社会活动(亲近自然、游学、参与农事、职业兴趣等),全面落实孩子素质教育,陶冶性情,涵养美德,健全人格,可谓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人,游于艺”
5、化中西文明
双语私塾,是以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神为本,弘扬开放自信的精神,兼顾西方语言文化的教育,聘用在美国加拿大在本土有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,采用母语式浸入教学法,让孩子立足国学,融西方教育之精华,为孩子成为国际型精英奠定夯实基础。